(資料圖片)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2月7日報道稱,軍方將打造全天候地球遙感衛星系統。專家相信,烏克蘭戰事是啟動該項目的原因——俄羅斯無法像基輔的西方盟友那樣及時獲取戰區圖像資料。那么俄羅斯能多快建立這樣一個系統?
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公司將為國防部創建一個全天候地球遙感衛星系統。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周二在一次專門的電話會議上說,該系統將有助于提高部隊的作戰效率。
多種衛星組建“全天候團隊”
科學界此前曾指出,處理此類數據的軟件系統主要在美國開發。為了不依賴外國技術,俄羅斯需要擁有自己的分析平臺。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經理尤里·鮑里索夫早些時候表示,到2030年,俄羅斯應該擁有至少1000顆通信衛星、地球遙感衛星以及氣象和導航衛星。
目前俄羅斯擁有的在軌衛星大約為200顆,要想實現上述增長目標,每年需要制造250顆衛星,臨近2030年時則需要每年生產300-350顆衛星。鮑里索夫表示,目前的制造速度趕不上需求。
至于紹伊古所說的全天候地球遙感衛星系統,從技術角度看,該系統很可能由各種不同類型的遙感衛星組成。即便是最先進的航天器也根本無法獨自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是因為遙感的基礎是多光譜探測——既包括可見光譜,也包括紅外光譜探測。也就是說,需要綜合利用該系統獲取的資料信息,以便了解通過普通可見光無法觀測到的東西。